小满,物“小得盈满”,万物“生机勃发”。北方小麦灌浆饱满,南方汛期将至。人们开始采摘茶叶、垂钓、观风景等活动,庆祝新的收成和生命力的迸发。一起来看看,古人小满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吧~
祈蚕节

古代人可将蚕视为“天赐之物”,但这个家伙不太好养,环境、气候、桑叶的嫩度、湿度都能影响它生长发育。所以,古人每年四月份都会举行祈蚕仪式,祈求上天保佑收成顺利。北方主要是棉花原材料,南方则以蚕丝为主。
吃苦菜

古人云:“春风吹,苦菜长,荒滩野地是粮仓”,说民间曾经有食用野菜和苦菜的习惯。在小满节气中,第一候为“苦菜秀”,苦菜属于多年生的菊科植物,春夏开花,嫩叶可食。苦菜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人们采摘、食用的野菜之一,它不仅能清热去火,还可以作为醒酒佳品。
看麦梢黄

每年小麦即将成熟时,女儿和女婿都会回到娘家,关心夏收情况。女儿回娘家是不会空手而去的,她会带上一些小礼品,比如黄瓜、黄杏等。农忙结束后,母亲也会来到女儿家里,了解她们的生活情况。在小满节气之后,麦子也将近成熟,因此女儿这天也会前往娘家探望慰问。
抢水

庄稼要水才能长得好,小满节气前后气温高,水分蒸发快,作物成长也关键。所以灌溉很重要。古代人用水车排灌,解决旱情。
“抢水”的仪式是由年长者组织的,黎明时点燃火把放在水车上,大家一起用器具附和,启动水车将河水引入农田,确保庄稼有充足的水源。
祭车神

这是一种古老的小满习俗,在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。据说“车神”是白龙,每年到了小满时节,白龙就会变身成水车,人们会在水车上放置祭品,祈求自己的农田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源。
其中最特别的环节是准备一杯白水,然后将其洒在田间,期望接下来能有适宜的天气,也表达了古人对水利灌溉的重视。
除了祭“水车”外,还有祭牛车、丝车等,希望在小满时节“三车”的神灵能够为人们带来良好的天气和收成。